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 观和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接受良好的工程训练,掌握印刷工程专业 主干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印刷及相关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行,了解印刷及相 关产业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的工程技 术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外语能力,能够在印刷及相关传媒领域的生产企业、教育和 科研机构、国家行政及事业单位等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教育以及研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图文信息的获取、转换、处理、呈现和传播过程涉及的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颜色科学与技术、图文信息处理与复制技术、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材料学、 印刷质量检测及控制、印刷设备与计算机集成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掌握图文信息可视化与 传播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关联理论和知识,掌握印刷及相关媒体的策划、设 计、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印 刷及相关传媒领域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图文信息可视化与传播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知识;
2.了解相关学科与本专业关联的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
3.掌握印刷及相关媒体的策划、设计、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4.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养、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 创新意识和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生产和管理以及相关技术性工作的 能力,具有一定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6.了解与印刷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印刷工程(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 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颜色科学与技术、信息获取与输出技术、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印刷原理与工 艺、信息记录材料与技术、显示材料与技术、印刷材料与适性、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 内容管理、页面描述语言、印刷设备、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信息与信息编码、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标记*的课程均不包含相应的课程设计学时数):印刷概论(36学时)、色彩学(3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时)、图像复制原理*(36学时)、印前处理技术*(36学时)、印刷 设备(36学时)、印刷材料与适性*(36学时)、印刷原理与工艺*(54学时)、色彩管理*(18学 时)、数字媒体技术术(36学时)。
示例二(标记*的课程均不包含相应的实验课程学时数):印刷概论(28学时)、颜色科学与 技术I*(32学时)、信息记录材料Ⅱ(64学时)、印刷材料及适性*(64学时)、图文信息处理及 复制I *(80学时)、印刷原理及工艺I*(80学时)、印刷设备概论(32学时)、印后加工技术 (40学时)、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32学时)。
示例三(包括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印刷工程导论(40学时)、印 刷色彩学(40学时)、印前工艺原理与技术(56学时)、印刷材料与适性(40学时)、印刷信息记录 材料(32学时)、数字印刷技术(40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学时)、印刷图像处理(40学时)、网 络出版技术(40学时)、印刷质量检测及控制技术(40学时)、印刷控制工程基础(36学时)、测试 技术与应用(40学时)、印前设备与工艺(40学时)、印刷机原理与结构(40学时)、印后加工与表 面整饰(32学时)、印刷机设计与计算(48学时)、印刷机械制造系统(64学时)、印刷设备自动控 制(40学时)、印刷液压与气动技术(40学时)、印刷企业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项目研究、学科竞赛、 科技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八个环节。其中,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