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警官职业学院2025年高职单独招生简章

03月17日 15:34 90

一、学校简介

 
图片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湖北省司法厅管理的全省唯一一所政法类、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警校姓党”办学政治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协同育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办学定位,被确定为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材研发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湖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便捷招录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定点院校。

图片
图片

学校植根司法行政行业,立足“警”字专业,不断优化布局调整,强化内涵建设,综合实力和育人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近40名教职工被省司法厅通报表扬或记功嘉奖,近300多名警校学生抗疫先进事迹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2021年,获批“湖北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抽样复核有效单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2022年,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被确定为“司法部信息安全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2023年,学校高质量通过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中期验收,被确定为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中安全应急产业集群重点对接院校。2024年,获评省级“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被授予“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学校着力打造警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近两年我校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300余项,学校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

图片

图片

学校专升本渠道畅通。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高校学习,毕业后获得普通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也可在校参加自考本科套读,修满相应学分后申请获得自考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

学费标准为:普通专业5000元/年,住宿费1080元/年。学生享有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国家奖助学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勤工俭学等资助政策。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5年学校设置高职单独招生专业5个,总计划500人,具体分专业计划等情况详见下表。(注:招生对象分为中职毕业生和退役士兵以及脱贫户子女)。其中法律文秘系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定向培养湖北籍脱贫户子女为法院雇员制书记员专业。
图片
 

三、报考对象条件

 
1、凡已取得湖北省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且高考报名号第9-10位代码为80-89或99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我校安全防范技术、智能安防运营管理、应急救援技术、司法鉴定技术专业单招;
2、凡已取得湖北省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湖北户籍退役士兵考生,可报名参加我校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单招;
3、凡已取得湖北省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湖北籍脱贫家庭子女(需建档立卡脱贫户)且年龄不超过20周岁的考生,可报名参加我校定向培养法院雇员制书记员法律文秘专业。
 
 

四、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3月18-21日登录湖北省高职单招统一平台(网址:www.hubeigaozhi.com)确认有关信息,选报院校及专业,每个考生限报1所院校及不超过3个专业。我校湖北省招生代码为C563
考生在志愿填报前必须详尽阅读我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我校高职单招报名条件及考试、录取要求、培养形式等政策。志愿填报结束后,由我校负责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核,审核合格者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现场签订相关政策知晓承诺书并缴费、领取准考证。资格审核工作贯穿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不符合报考要求的将取消录取资格。
2、现场确认:单招考试报名费270元/生(报考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免收报名费),在考生领取准考证时缴纳。领取准考证时间:3月29日8:00—17:30,领取地址:武汉警官职业学院东西湖校区图书馆104办公室。
 

五、单招考试办法

 
此次高职单招招生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的模式,考试总分 400 分,其中文化素质200分(语文80分、政治80分、英语40分)和职业技能测试200 分(专业技能测试150分、心理测试30分、面试20分,法律文秘专业面试170分,心理测试30分)。

退役士兵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测试,总分400分。对取得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应或相近专业时,可在职业技能部分加分(技师证书加80分,高级工证书加50分,中级工证书加30分,直至该项满分为止,技能证书认定结果将在学校招生网上进行公示),心理测试和面试部分按照规定进行。

图片
 

六、录取办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的要求,综合考虑招生计划、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成绩,按考生志愿划定录取分数线,依据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未录满专业计划将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对分数相同的考生,先按照文化成绩总分排序;若文化成绩总分相同,再按专业技能测试成绩排序;若专业技能测试成绩相同,再按语文、政治、英语成绩依次排序;如还相同,按面试和心理测试成绩依次排序。另外,法律文秘专业对于心理测试低于18分或者面试低于110分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其他专业对于心理测试低于18分或者面试低于12分的考生不予录取。雇员制书记员分市州计划见附表。为方便书记员毕业后能按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法院就近入职,对考生报名后岗位出现的差额部分,不作调剂。

凡被此次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今年后续普通高校招生统一高考、技能高考以及其他考试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但已报名参加统一高考或技能高考的仍可参加相应考试招生。
图片
 

七、单招专业简介

安全防范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和道德素养,熟悉国家安全防范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防范设备技术在安防企业、监狱、公安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安全防范技术的监理、维护以及智能安防系统升级等工作,致力于成长为面向安防工程技术创新与智慧化设计服务、现代化安全保护服务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或卓越高级管理人员。
专业核心课程:安防工程制图、安防工程设计、智能化工程综合布线、安防工程计量与计价、安防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化安防系统集成、安防工程法律法规。
就业方向:湖北安防行业售前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商务专员、集成项目经理、建安项目经理等。
 
 

智能安防运营管理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围绕司法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湖北安防行业智能化升级趋势,致力于培育契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智能安防运营管理的前沿专业知识与精湛技术技能,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售前咨询、售中技术支持以及售后运维管理等全流程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为各类场景提供高效、智能、可靠的安防运营解决方案。
图片
专业核心课程:安防工程制图、视觉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化安防系统集成、安防运维技术应用及工程项目管理、安防工程设计与运营、智能安防系统维护与维修。
就业方向:湖北安防行业工程师、运维主管、系统集成工程师、运维工程师。
 
 
 

法律文秘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等职业素质,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文秘专业知识,具备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文书拟写与档案管理、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文秘写作、秘书学原理与实务、速录技术、书记员工作原理与实务等。

图片

就业方向:面向的岗位群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基层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秘书岗及涉法事务管理岗等工作岗位。

 
 
 

司法鉴定技术

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是我校国家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德技并修,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法律服务行业司法鉴定机构的物证类、声像资料类鉴定等助理岗位群,能够从事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电子数据鉴定等相关领域检验鉴定辅助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业核心课程:文件鉴定技术、笔迹鉴定技术、印章印文鉴定技术、痕迹鉴定技术、手印鉴定技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技术、现场勘查技术、电子数据鉴定技术、微量物证鉴定技术等主干课程。
图片
就业方向: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公安、国安、检察机关的侦查技术部门,保险公司就业,从事文书、痕迹、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助理工作或理赔、查勘、定损调查技术工作。
 
 
 

应急救援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专业技术服务行业的应急救援员、其他安全和消防及辅助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受灾人员和公私财产救助、组织自救、互救及救援善后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通信指挥技术、建筑防火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技术、消防综合能力应用、现场急救技术、应急救援装备选择与使用等领域的内容。
就业方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基层社区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工程与产品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公共安全机构、国际/企业救援队、以及旅游行业安全管理、应急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