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数7875人,其中校本部计划招生6135人,宜宾校区计划招生1740人。
相比去年,成都理工大学2024年招生政策有五大变化:一是恢复化学本科专业招生;二是计算机大类按分流专业招生;三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首次在普通类一批次招生;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首次在云南本科一批次招生;五是四川省艺术类分文理科编制计划,按综合成绩投档。
2024年招生计划数7875人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有五大变化
据悉,成都理工大学2024年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少数民族预科等14个批次进行招生,招生计划数7875人,四川省外计划3023人。
其中,成都理工大学校本部计划招生6135人,宜宾校区计划招生1740人。
四川省普通一本计划招生3942人,包括国家专项350人,地方专项160人。四川乡村振兴专项计划招生17人,四川艺术、体育类计划240人,四川二本(牛津布鲁克斯学院)计划433人。另外,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在四川招收预科生77人,在新疆招收预科生40人。
成都理工今年计划招生7875人,该专业首次在普通类一批次招生© 由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还有五大变化。
一是恢复化学本科专业招生,成都理工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是计算机大类按分流专业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专业培养地为校本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培养地为宜宾校区;
三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首次在普通类一批次招生,在川招生代码为7111;
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首次在云南本科一批次招生;
五是四川省艺术类分文理科编制计划,按综合成绩投档。
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共19个本科教学学院,72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地质学类、核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体育学类为大类招生),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
实行“四二四”录取途径
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据成都理工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介绍,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将继续实行多元化录取途径。以四川省为例,实行“四二四”的录取途径,即4个招生代码,2个招生批次,4次填报机会。
具体来说,4个招生代码是指学校在四川将以“成都理工大学”(5102)、“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5602)、“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5502)和“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7111)四个招生代码进行招生;2个招生批次是指学校在一本、二本均有招生,其中“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一本招生,“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二本招生;4次填报机会是指考生可填报学校4个招生代码下的专业志愿,增加被学校录取的几率。
注意,虽然代码不同,但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办学专业毕业证、学位证均无“校区”“中外”等特殊标注。
成都理工今年计划招生7875人,该专业首次在普通类一批次招生© 由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提供
2024年招生章程还显示,在平行志愿投档的情况下,投档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录取要求,成都理工大学继续实施“进档后不退档”的人文关怀;在录取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实行“一加到底”的政策,在提档和专业录取时均按加分后的分数计分。
在人才培养上,成都理工大学实施“两制三化四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全面推进导师制。推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双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双导师在教学过程及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与指导作用,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二是深入实施项目制。要求教师与企业联合,与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项目式课程,将科研课题、产业技术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实施学生组队式项目实践;
三是以“三化(精英化、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四型”人才。依托一流学科专业开设行星科学英才班、地质工程创新班,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开设沉积地质特色班、材化特色班、核工程特色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开设生态环境实验班,培养国家紧缺应用型人才;依托国家级/省级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开办中广核联培班,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来源: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